今年二月,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捨報圓寂,簡約而莊嚴的佛事,引起了社會大眾的關注與討論,尤其植存儀式,法師以身示範,破除對色身的執著,讓人不僅認識了死亡是生命的必然,也更願意去探究生命的原貌。而許多小朋友在看了媒體的報導之後,也紛紛提出自己的觀察:
「為什麼聖嚴法師這麼厲害也會死掉?」、
「火化的時候,會不會痛?」、
「人死了之後會去哪裡?」……
聽到孩子的這些疑惑,你會如何回應?是悉心地了解孩子為什麼提出這樣的疑惑,並與孩子一起討論生死課題,或者因為自己也不甚清楚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,而喝叱一句「小孩子不要亂講話」?
你是否記得,小時候如果住家附近搭了帳篷,懸起竹幡輓額,爸媽總會警覺地摀住你的眼耳,盡量不讓你知道前方發生了什麼事情,也許還會告誡你回家要記得繞道而行,同學間也經常相傳著如何經過喪家而不被鬼魂抓走的各種祕訣,再加上傳統民間信仰對於死後世界陰森詭譎的描繪,諸如陰曹地府、牛頭馬面等……種種的忌諱與訛傳,不但加深了我們對死亡的恐懼,更拼湊成了日後我們不主動提起死亡、也不和孩子討論死亡的慣性反應。
讓死亡不再是禁忌
桃園療養院兒童精神科主任陳質采認為,
孩子對死亡的觀點是「學習」而來的。
因此,當父母親避諱與死亡相關的一切時,將間接地形塑孩子認為死亡是「不可說、不可談」的觀念,死亡也因而成了我們成長過程中一個模糊而灰暗的概念。然而,「死亡」發生於日常生活週遭,它不僅出現於報章媒體、街頭巷弄,也是每個人這一生都必須參與的歷程。
愈是避談死亡,
愈無法清楚理解生命無常、緣起緣滅的實相。
聖嚴法師曾在《歡喜看生死》一書中提及,
「人一出生,死亡就跟著我們了。
面對隨時會到臨的死神,
如果我們能相信此生有過去,就能坦然接受,
並因應此生的因緣;
若能相信有未來,就能懷抱希望,邁步向前。」
因此,唯有了知生死,
人生才能無憂無懼,歡喜來去。
儘管父母對生命的認識未必通透,但當父母隨時以一個開放而自然的態度和孩子討論死亡的同時,自己其實也藉此重新學習如何面對死亡。
大學主修心理學,同時也是法鼓山慈善基金會副祕書長的常法法師表示,多數孩子在接受一個觀念的同時,真正重要的,是成年人傳達這個觀念時所秉持的態度。因此,如果父母能抱持著一種平常心、接納的態度來看待死亡,即使言語表達較為笨拙,其所展現的內在涵養也會讓孩子明白「死亡並不恐怖,是可以公開談論的」,即使有些觀念暫時無法釐清,但日後當孩子再遇到類似的情況,比如寵物死亡、親人往生等等,他便會主動提出疑惑,因為孩子知道「死亡」是一個可以和爸媽討論的話題。
「在討論的過程中,父母應盡量以分享交流的方式與孩子互動。」法鼓山心靈環保讀書會帶領人,同時也在小學擔任故事媽媽的黃曉黎說,
最受用的方法便是「請教孩子的想法」。
例如當孩子提出「死掉是什麼意思?」時,父母不一定要理性刻板地回應:「喔,死掉就是生理機能停止活動……」相反地,可以換個方式問:「那你覺得呢?」或者更細心探問:「你為什麼會這麼問?是不是擔心誰也會死掉?」藉著對話與觀察,父母一方面可以了解孩子真正想要知道的是什麼,同時也能理解孩子對死亡的認知與想法。
而有豐富兒童心理臨床經驗的陳質采也建議,分享的過程中,父母不一定要將成人所知道的死亡概念一股腦兒灌輸在孩子身上,而是依據孩子的認知發展與心理需求回應。有時候孩子雖然問了許多問題,但他需要的也許不是解答,而是父母的陪伴與對話。因此即使爸媽的回答讓人不盡滿意,對孩子而言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,況且關於生死的問題本來就沒有正確答案。陳質采強調,有些生命現象,不如留待孩子自己去摸索、發現,會更有意義...
<未完,完整內容請見《人生》雜誌311期>
留言列表